|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历史 > 固镇人物志(一)

固镇人物志(一)

关键词:固镇县,历史人物,人物志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固镇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hongyong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14237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固镇人物志(一)


一 古代人物
  陈咸
  陈咸(生卒年不详),字子康,西汉沛郡洨县(今石湖区濠城乡)人。初因其父陈万年官居高位,被任命为郎。他性情耿直,多次指责皇帝近臣,数十次上书言事,又升任左曹。
  陈万年死后,陈咸于元帝时升任御史中丞,总管州郡事务和刺史考核。他因指控中书令石昱独断专行而受到忌恨。当槐里县(今陕西兴平县东南)县令朱云被主管部门奏报为残杀无辜时,他教朱云上书申诉,反被石昱控告为“泄漏省中机密”,遭到逮捕,拷问之后判以剃发之刑,罚四年劳役,废为庶民。
  成帝初即位,大将军王凤认为陈咸忠诚直率,遂奏请皇帝起用。他先任长史,而后历任冀州(时无固定治所,辖今河北中南部、山东西部及河南北部)刺史、谏议大夫、楚国内史,及北海郡(治今山东淄博市内)、东郡(今河南濮阳西南)太守。陈咸又因京兆尹王章遭人指控而受到株连,罢免归里。后又被起用复为南阳郡(今河南南阳市)太守,反以酷刑树立威权。凡贪赃枉法的下属官吏和世家大族,一律交司空论罪,重者用地臼木杵杀害,轻者上大刑。对私自解脱刑具,或穿衣服不符合监狱规定者,往往加罪或重打。囚徒们痛不欲生,每年自缢而死者,少则数百人,多则上千人;尸体腐烂生蛆,也不准其家人收殓。陈咸还损公肥己,把各县缴纳的粮食和财物据为己有,整天锦衣玉食,奢侈无度,但却要求下属官吏闭门自敛,安分守己,并发布文书警告他们。因此,官员自危,豪强慑服。下属违法乱纪的现象被禁止了,但他的政治生涯也从此衰败了。
  陈咸多次贿赂车骑将军王音的宠臣陈汤,而调任少府。府中宝物很多,他一一查对,发现私藏者,除将宝物没收外,还要依法论处。因此,官吏们都害怕他。成帝永始二年(前15),丞相翟方进奏报:“陈咸任太守时残害吏民,贪赃枉法,又百般逢迎邪佞之臣而调进京城,实属无耻,不可任用。”陈咸遂被免官。2年后,皇帝诏举方正直言之士,经红阳(今河南舞阳西北)侯立极力推荐,拜为光禄大夫给事中,后又被翟方进弹劾罢免,并令其返回故土。
  不久,翟方进自杀,陈咸被起复任尚书。平帝即位后,王莽辅政,多改汉制,并杀害何武、鲍宣等反对者,他愤而辞官。王莽篡夺皇位后,召令他任掌寇大夫,遂称病推辞,并责令儿子陈参、陈丰、陈钦同时辞官。父子4人一同返里后,闭门不出,仍沿用汉制。后来,王莽又征召他入京为官;他只称病重,不肯答应。专心整理所存律令,书文珍藏之,直到病死。
  陈宠
  陈宠(?~106),字昭公,东汉沛国洨县(今石湖区濠城乡)人。其祖父陈钦在朝中为官,父亲陈躬为廷尉左监。
  陈宠年轻时即任州郡吏,后被征召到鲍昱的司徒府任属官。又转任辞曹,掌管狱讼事宜。凡经他处理的案件,无不使人心悦诚服。因此,鲍昱让他代为撰写《辞讼比》7卷、《决事都目》8卷(均失传),上报皇帝,获准颁布施行,成为官府办案的法律依据。
  章帝即位后陈宠受命为尚书。当时,官吏办事多偏严酪,他奏请改变前代烦苛之法,主张在严明之后济之以宽。皇帝真诚地采纳了他的意见,诏示司法部门禁用酷刑,解除不合理的禁令,废除苛刻的法律条文,重审案件50余起。后来,此诏示被载入法令。
  陈宠谨慎周密,讲究人臣之理,但不以慎独为苦,谢绝人情往来,因而很受朝廷器重。皇后之弟、侍中窦宪举荐真定县(今河北正定县)县令张林为尚书。章帝征求陈宠意见,陈宠认为张林虽有才能,但不清廉。后来,张林虽经窦宪力荐而被任用,却因贿赂、贪污而犯罪。和帝即位后,窦宪掌权。窦宪建议窦太后让陈宠主持章帝丧仪,欲伺机陷害陈宠。黄门侍郎鲍德劝谏窦宪之弟、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侯窦环说:“陈宠为先帝重臣,久留台阁,赏赐有殊,今不蒙忠能之赏,而计几微之故,诚伤辅政容贷之德。”窦环为爱才之人,就任命陈宠为泰安郡(今山东泰安市东北)太守,后转任广汉郡(今四川广汉县境)太守。

   

窦环任大将军北征匈奴时,公卿以下及郡、国长官无不奉献礼品,而陈宠与中山(今河北唐县、定县一带)王相张郴、东平(今山东东平县)王相应顺刚正不阿,拒不送礼。和帝闻知此事,特提升陈宠为大司农、张郴为太仆、应顺为左冯翊。
  永元六年(94),陈宠接替郭躬为廷尉。陈宠秉性仁慈宽厚,多次审议疑难案件,常常亲自上书建议皇帝依照经典从轻处理,为此挽救了许多人。他又查对律令条法,删除比《甫刑》苛刻的条文,然未及施行,却于永元九年(97)发生了狱吏与犯人互相勾结的违法事件。他为此受到牵连而治罪,但被皇帝诏令免刑,拜为尚书,又转任大鸿胪。
  永元十六年(104)十月,接替徐防为司空。他专习法律,也精通儒家经典,奏举议事,词情畅达,号称“任职相”,后死于任上。
  陈忠
  陈忠(?~125),字伯始,东汉沛国洨县(今石湖区濠城乡)人。永初年间,受征召入司待府,后任廷尉属官,才能突出,颇有声誉。他精通法律,经司徒刘恺举荐,被提升为尚书,主管断狱事务。
  陈忠依据世间典籍和刑法,处理案件务在宽厚。早年其父陈宠在廷尉任职,删除汉朝法律中比《甫刑》苛刻的条文,未及施行就被罢官。以后,苛刻的法律渐渐繁多。他遵照父亲的原意,粗略整理成23条,题为《决事比》,奏报皇帝,以解除论罪无据的弊病。又上书废除蚕室刑;解除贪官污吏三代不准为官的禁令;对神经失常后因性情狂暴而杀人者应从轻判罪;对母、子、兄、弟之间互相代替死罪者,赦其死罪。这些都被批准施行。
  邓太后死去,安帝亲理朝政,陈忠数次上书举荐冯良、周燮、杜根、成翊世等隐逸及正直之士,均被纳用。他又上书劝谏皇帝“广直言之路”,使沛国施延被拜为侍中(后升至太尉)。皇帝骄纵常侍江京、李闰等列侯,又封乳母王圣为野王君,陈忠既气愤又不敢直谏,就作了一篇长文《绪绅先生论》进行讽喻。
  陈忠后来转任仆射。他劝谏皇帝尊重和嘉奖有功大臣,以礼贤下士的态度对待下属官员。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当九卿大臣患病时,便派遣使者前往问候,并赠给银钱、布匹等。
  不久,陈忠升任尚书令。延光三年(124),拜为司隶校尉。宠臣、外戚、幕僚们无不害怕,不想让他留在朝内。次年,陈忠被任命为江夏(今湖北武昌)太守,未及成行,又留任尚书令,不久病逝。
  任尼姑
  任尼姑,明嘉靖年间马庄铺泰山庙(故址位于今任桥区任桥乡桥东村)住持。
  马庄铺中间有一条南北大沟,每逢雨大道路泥泞不堪,尤其汛期洪水阻隔,行人十分不便。任尼姑成年累月东奔西颠,终于募化数千金在沟上建起三孔石桥。该桥位于京京古道上,利国利民,宿州州牧彰其功,取名“任桥”;百姓感其恩德取沟名为“任大沟”,改马庄铺为任桥集,并尊称她为“任姑姑”。
  晚年,任尼姑坐化于庙内,百姓予以厚葬,并在庙前园内兴建一座宝塔(建国前被国民党军队拆毁)纪念她。

    单长庚
  单长庚(?~1645),字西朗,明宿州湖沟集(今湖沟区湖沟乡)人。庠生,有武略,善骑射。崇祯年间,应募从军于史可法部,因屡立战功,升力行营守备。福王在南京称帝(1644)后,奉命随兴平(今陕西兴平)伯高杰赴河南开封抗击清军。高杰为壮大军事力量,特约睢州(今河南睢县)驻防总兵许定国联合作战,然许定国迟迟按兵不动,他便随高杰亲往督促。谁知许定国佯装恭顺,挑选美女为高杰把盏,醉而杀之。与此同时,高杰的数十名随从官兵也被许定国以妓、酒招抚,唯单长庚晓以大义,拒不投降。半夜,单长庚与标下千总潘一凤潜逃,至睢州西门外,被许军追及,双双战死。
  徐大鹏
  徐大鹏(生卒年不详),清灵璧县固镇保(今我县城北区皇店乡瓦房村)人。乾隆三十五年(1770)中武解元,四十三年(1778)中进士。初任广东罗定州(今罗定县)协右营守备,出征台湾、贵州安南县(今晴隆县境),为朝廷立下战功,改任督标中营都司。嘉庆元年,(1796)进剿湖南省苗族地区,升任广西右江游击,后因病归里。七年(1802),病愈,率乡勇堵剿宿州王朝名。被朝廷起用后受赏顶戴花翎,升任河北易州(今易县)营游击署河间府(今河间县)协副将。
  二 现代人物
  杨永衡
  杨永衡(1867~1949),字善久,今城北区唐南乡南大陈村大杨庄人。7岁入私塾馆读书,以抄写10遍课文补其迟钝的智力。3年后,他的毛笔字为全馆学生之冠。从此,老师亲写范本教其仿写,又为其讲授《欧阳询八法》,亲赠其《九成宫醴泉铭字帖》,供其临摹,直至17岁下学。
  光绪十二年(1886)六月,杨永衡在其父所设私塾馆任教,闲暇之余,手不停书,甚至废寝忘食,寒暑不辍。不少人慕名求书招牌、匾对,无奈欧体字劲瘦不丰,他只好加粗笔划以塞责。从此转攻颜体,先摹颜真卿壮年所书《多宝塔碑字帖》,得其谨严纵横之势;再仿其晚年所书《颜氏家庙碑字帖》,取其宏伟超举之法,苦练20载,技法日臻娴熟。40岁左右,其书法流入崇尚北派魏碑、篆、隶诸体的宿州,结果毁誉各半。誉之者夸其功力深厚,毁之者贬其流俗,且有“牛屎气”。杨永衡自忖尚未冲破前人藩篱,又研摹柳公权《玄秘塔碑字帖》,参悟颜、柳二体间的嬗变关系,数年之后终于使自己的书法达到新的境界。
  民国3年(1914)冬,杨永衡赶着牛车到宿县卖高粱的归途中,因雨雪阻隔借宿于一家大户。晚上他背着饲料去牛棚时,看见客厅里有几个穿长衫者围观一位老者写字,不由自主地悄悄入内。他看老者已写好“服”、“配”、“遗”等3个字,正在写最后一个“年”字,其最后一竖笔,因墨枯而笔势未能到位,就情不自禁地轻叹一声:“可惜”!围观者中的一个年轻人挑衅说:“你来写!”其他人也投以嘲笑。杨永衡不服气地答道:“喂好牛就来!”他喂好牛本不打算继续赌气,偏偏那个年轻人等在客厅门前喊他,只好入厅提笔。一个“服”字顿使厅内哑雀无声;写到“年”字的最后一竖,笔势欲下先上,下注时犹如斜坡放车,到位回缩时墨饱神足力挽千钧,使众人齐声叫好。杨永衡连说“献丑”,掉头就走。那老者急忙上前道歉说:“适才多有冒犯,务望海涵!”主人也热情地奉烟敬茶,言谈中方知这个粗衣短褐的庄稼汉就是闻名乡间的杨永衡。次日天晴,杨永衡辞行,主人挽留不住,遂以枣红马相赠,以表敬意。
  20年代,杨永衡见到更多的名人碑帖,并阅读书法理论书籍,扩大了视野,从而发现并注意克服只追求形体和技法、忽视抒发个性和意趣的弱点。30年代,他又旁习宋代米芾和苏轼、明代董其昌、清代刘墉和何绍基诸体,自辟蹊径,使自己的楷书出现了新面目,一时名声大振,被尊称为“杨老善”。本地机关、学校、寺院、商家、牌坊、碑碣、榜书、题记多出自其手,一些财势之家若没有他写的中堂、匾额、对联等,总觉得是件莫大的憾事。
  解放战争时期,有个精通书法理论的北派魏碑书家许晓岚避居固镇,带着一幅自写的中堂前往拜访,并赠以包世臣的《艺舟双楫》和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杨永衡自此醒悟,楷书入门后,须临摹优秀碑帖、兼习行、隶,继而研究秦汉简牍,寻根求源,融会贯通后方成书法之规。他不顾古稀之年,又从头研习魏碑、篆、隶诸体,收益迅捷,但已无力获得新的突破,自叹道:“初为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然人书俱老矣!” 
    杨永衡一生以务农为本,以教书作为联系社会的纽带,以写字作为精神的寄托。他端庄严谨,诚恳待人,又愤世嫉俗,孤高耿介,至晚年更甚。对于求书者,他不论贫富贤愚,总是有求必应;对于官场势利、为富不仁或品行不端者,却不屑一顾。如日伪沦陷时期的固镇商会,3次请他去书写大厅悬匾“商界蒙庥”,均遭拒绝。因此,他的书法艺术一直不为百里以外所知。至晚年,他为友人孟广驾(今蒋园乡东岭村人)所购何绍基的一副对联配书中堂一轴,当为代表作。
  
  李文宗
  李文宗(1882~1941),原名李明德,又名李鸿儒,字文宗,今湖沟区浍北乡王圩村后李庄人。他自幼入私塾读书,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应凤阳府试中秀才,后开塾馆教书。
  民国27年(1938)5月,日本侵略军占领湖沟集,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李文宗在中共地下工作者孟子川的启发引导下,毅然投笔从戎,走上革命道路,始以配字为名。他号召本族和邻里乡亲出人、出枪、出钱,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组织起200余人的抗日保家队伍。他们利用青纱帐打日伪、抓土匪,特别是组织精明强干的小分队7次袭击任桥火车站、两次袭击西寺坡火车站的日伪军据点,影响颇大。秋后,他把队伍拉到远离铁路的宿县方店、永镇一带活动。冬,当李文宗因母病回家探望时,其下属耿安仁和徐玉文在伪湖沟区长马子合及其爪牙单俊卿的策动下,各自带着本部人、枪叛变投敌。义愤填膺的李文宗立即把余部拉回官沟集整顿,很快又扩至100余人,重新活跃在铁路两侧,大大鼓舞了人民的抗日斗志。盘据湖沟集的马子合、单俊卿又以金钱和地位引诱李文宗率部与其“合编”,李文宗痛斥说:“日本鬼子迟早要完蛋,当汉奸绝没有好下场,胜利一定属于有骨气的中国人民!”
  
  次年春,孟子川把李文宗及其队伍带到宿县时村,编为六抗三支队七大队三中队,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正规抗日部队(后编为新四军九旅二十七团一营三连)。在参加宿县栏杆、苗庵、塔桥、迭路赵、黄岭和灵璧县傅圩等地战斗后,李文宗和孟子川又奉命返回官沟集一带组织起另一支近60人的武装,与沈连成同期组建的队伍合并成立新四军四师宿东独立团,由沈连成任团长。李文宗因年纪大,不宜带兵,就任参议,被尊称为“李老文”。
  民国30年(1941)春,蒋介石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调集20余万兵力进攻中共豫皖苏边区。宿东独立团奉命开往怀远县龙亢集,更名淮上独立团,负责保卫中共淮上行署。为了改变日伪军队与国民党军队合流夹击新四军的严峻局面,李文宗利用老关系掩护敌工干部张文华只身进入湖沟集,迫使单俊卿派其胞兄单硕卿出面答应不与新四军为敌,并在日军“扫荡”前及时送出可靠情报。李文宗又利用与“安清帮”的旧关系,争取了姚集、杨庙、何集、新马桥等地伪军头头,并迫使固镇汉奸徐荫堂间接表态“决不与新四军为敌”。至此,津浦铁路以西的伪军、国民党地方部队均与中共建立了统战关系,使新四军四师顺利地完成了向皖东北根据地的战略转移任务。
  5月,为加强宿东地区的军事力量,把好皖东北根据地的西大门,彭雪枫师长任命周启邦为政委,带两个主力连与已恢复原名的宿东独立团合并成立宿东游击支队,并动员年近花甲的李文宗到根据地工作。但李文宗壮心不已,不怕战争环境的艰苦,谢绝了组织照顾,决心战斗在第一线。
  11月,新四军第四师派参谋长张震到宿东视察工作。19日晚,张震在今封寺乡小秦家召开宿东地区党政军联席会议。11时许散会后,宿东游击支队随张震等经车湖转移到宿县东南端的盛圩子宿营。次日拂晓,突然遭到分乘11辆卡车、数倍于我的日伪军(含日军百余人)袭击。李文宗在掩护首长转移的战斗中,身中数弹,壮烈牺牲。
  1986年,宿县人民政府为纪念这次战斗中牺牲的李文宗等18位烈士,在芦岭镇盛圩村树立纪念碑,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张震亲笔题写碑文。 
    王维周
  王维周(1885~1950),原名王宗诚,字维周(或为舟),今城关镇菜园村华庄人。8岁读私塾,6年后与其弟宗培在曹巷口经营恒守泰酱菜店。
  民国7年(1918),王维周被灵璧县财务局长、省参议员徐佛舟举荐为固镇完小校长。7年后,又任固镇团防局长兼完小校长。他除变卖家中五六十亩田地资助学校外,还于民国16年(1927)主持砸坏神像、拆毁庙宇(固镇有庙宇二三十处)的活动,并动意将三四十顷庙田收作学田以充当办学基金。僧侣们受劣绅刘子久(沦陷后任伪灵璧县长)、徐荫堂等人支持,到县、省告了3年状,而王维周却在徐佛舟等好友的帮助下打赢了官司,把大部分庙田划为校产,为固镇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民国18年(1929),王维周接任固镇商会会长(兼完小校长)。他组建棉纱、布匹、百货、杂货、糕饼、饭馆、客栈、粮行等各业公会,开创了商界的新局面,使商会真正成为代表商民权益的群众团体。王维周待人谦和,结交广泛,热心公益,办事认真,既受到官府的信赖,又得到平民的拥戴。不管是社会矛盾,还是家庭纠纷,人们总要找他评断。
  民国20年(1931),国民党第一集团军四军某团下级官兵闯进几家商店敲诈财物并殴打商民,社会反映强烈。王维周设宴款待该团团长和参谋长,极力佯称其“爱民如子”、“治军严明”后,让受害商人当场请愿。团长碍于情面,即命参谋长下达手令:“凡驻军官兵再有擅入商号者,杀!”遂使市面迅速安定。平时,他也经常宴请地方税务官员以减缓苛捐杂税,维护商民的利益。
  民国24年(1935),完小教师王敬农被人密告说是共产党,灵璧县教育局即派人前来检查并勒令校方将其辞退。王维周主动承担“管教不严”之责并加以担保,才平息事态。
  王维周在出任商会会长的次年,主持兴建全镇首座三层楼——商会办公楼,并在楼顶阁亭内悬挂约有吨半重的铁钟以报火警(抗日战争爆发后兼报空袭信号);又发起组建民间消防队,对保卫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起到一定作用。民国25年(1936),他积极协助国民党固镇区政府筹集资金、征召民工,在镇东开辟北起菜园、南至浍河岸的通道(今废),改变了老街每逢集日拥挤不堪的局面。他还筹办小本经营借贷所,从而救活了不少“晴天吃饱饭,阴雨借瓢面”的店铺和摊点。
  民国27年(1938)5月固镇被日军侵占后,王维周愤而辞职,到国民党第一路抗日游击支队解斌部任团长。秋,该团在濠城被日军打散后,王维周只身逃往蚌埠,因汉奸告密而被捕,关押在日军警备司令部。次年,由蚌埠伪商会会长高慰轩等人保释出狱后返里经商,并参加不食烟酒的家理教,拒绝社会活动。王维周不仅自己不与日伪汉奸打交道,不许本家晚辈为他们做事,也不许几家近亲的子女到沦陷区求学。
  民国34年(1945)8月,日军投降后,王维周再次出任固镇商会会长。秋,灵璧县国民政府因县城一度被解放军攻占而迁来固镇。县长赵觉民以“举光复大业”和“财政维艰”为由强行向商民“收借”巨款,不从者则以“发国难财”和“通匪(诬称共产党)”的罪名论处,致使许多商号倒闭。12月,王梦林、黄汝骥等商界青年串联各商号向国民党安徽省政府和南京中央政府状告赵觉民,各界也纷纷组织清算赵觉民帐目委员会,甚至固镇各保保长和在蚌埠求学的固镇学生也都卷入了这场声势浩大的“反赵”斗争。赵觉民惊恐万状,一夜之间突然将王梦林、黄汝骥等16人逮捕。一贯同情商民的王维周急赴南京,与先期前往告状的徐佩、殷西楼等人会合,并于次年初组成控告赵觉民告状团,直接领导“反赵”斗争。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迫使中央政府撤换了赵觉民。
  民国36年(1947)春,400余名灾民流入固镇街头。王维周协助灵璧县救济院院长褚宪廷向联合国驻蚌埠救济总署告急求援,并要求国民党灵璧县政府开仓放赈。事成后,则由商会出面每天施粥两次,发放微薄衣物,以解决灾民的燃眉之急。
  民国37年(1948)冬,王维周弃职携眷逃往南京。次年3月,他在梅农新村参加各界为迎接解放大军过江的秘密会议,当场被国民党军统特务逮捕,关押于卫戍司令部第三处临时监狱,直到南京解放时才越狱逃出。
  
  1950年镇反运动中,王维周因逃亡在外,被灵璧县公安局捕回;冬,病逝于灵璧县看守所。

   

曹见龙
  曹见龙(1889~1963),原名曹鸿田,字砚龙,号见龙,今任桥区稿沟乡人。7岁入私塾读书,聪敏好学,偏爱诗词书画。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自开塾馆教书。当其父好友潘氏赠予《神农本草经》一书后,则改行学习中医。他精心研读历代中医学经典,于宣统二年(1910)在稿沟集正式开诊行医。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其医术越来越精,治病每有奇效,一时名声远扬。
  民国7年(1918),曹见龙应聘到固镇,先后任同春堂药店、赵泰和药店坐堂医生,并被聘为固镇团防局书记员。民国18年(1929),国民政府下令取缔中医,他鼓动同行进行抵制,维护了中医的历史地位。民国22年(1933),他又被聘为固镇商会书记员,两年后辞职,自开诊所,专理医术。
  民国27年(1938)5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固镇,广大人民惨遭日伪势力的残酷压榨。曹见龙愤笔作漫画两幅,一为《雪人》,上题:“莫看你肥肥胖胖,只缘是堆堆刮刮,岂非堂哉!皇哉!可是你生性冷酷,坐拥地盘不该,明朝日出招灾。”另为《踩高跷》,上题:“地位高人一等,立足何曾稳定,伸手碍难执命。清醒!清醒!请你认清环境。”辛辣地讽刺了日伪反动势力的丑恶嘴脸,揭示了他们必然覆灭的下场,表现了他反对侵略、反对压迫、反对剥削、不畏权势和爱憎分明的高尚品质。
  1952年,曹见龙响应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号召,积极参加联合诊所。1955年,他被灵璧县人民委员会批准为中医医师,安排在固镇区医院工作。
  曹见龙在医术上精益求精,他结合临床实践,精心研究中医学基础理论,尤其对望、闻、问、切之间的辩证关系有独到见解。他认为病人的体格、性情、职业和生活习惯等应作为诊断的依据,还认为医与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医生既要精干诊断,又要深谙药物。曹见龙的医术秉承于叶天士(清代医学家)派,但不受其约束,他善于吸取西医之精华,进行创新。他说:“析病论治,当以经旨为依归,但要能出经文,而不为经文所囿。”又说:“医者意也。师法而不拘法,师其方,而不拘其方,谓之巧。”
  曹见龙以诊治虚痨病与妇科病见长,每遇患者,必先探其病因,予以确诊后对症下药,从不草率行事。他的处方独特,药味不多,效果显著。他一生治愈了许多疑难病症,声望特高。在固镇,他与针灸师杨配伍,西医师孟质卿齐名,被称为“医界三友”。曹见龙曾收门徒数人,严格教导,常以“不学无术,庸医杀人”勉励之。
  1963年2月4日,曹见龙因患脑溢血逝世。其一生精心研读的医籍和临床诊断记录——“日记”、“医案”等,在“文化大革命”中被“造反派”抄去烧毁。
  杨配伍
  杨配伍(1893~1967),原名杨锡福,字配伍,号寿人,今石湖区陈桥乡杨庄村人。
  民国9年(1920),杨配伍开始学习针灸。他首先研究明代徐凤的《金针赋》和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尤对飞经走气、雷火神针和太乙神针感兴趣。为实践《紫云上人运针不疼心法》,他每日晨披衣静坐1个小时,连续5年不间断;同时用3年时间,采用针前眠、针后眠、眠中施针诸法实验《催眠术》(多适用于患慢性病的妇女和儿童)。杨配伍善于博采众家,勇于破除传统偏见,进行创新。他从中国沈佐庭的《沈氏针灸实验录》、朱琏的《新编针灸学》,到日本国泽田派的《针灸精髓》,无不精心比较,详加批注,颇有独到之处。他是本地最早运用赵尔康《针灸秘艿纲要》、程氏《针灸治疗学》新针法的针灸师,是本地参加中国针灸研究社(驻江苏无锡)的第一个社员。
  杨配伍初为乡邻义务医治小伤小病。民国20年(1931)夏秋,本地霍乱病流行。他以足三里穴为主,治愈数百人,一时名声远扬,有“妙手回春”之誉。在蚌埠,对一服用两剂麻黄汤而不出汗的太阳症患者针刺合谷穴,行九九阳数,使其须臾大汗淋漓,被誉为“万病一针”。在灵璧县北大山,为一痹症患者针刺环跳穴、阳陵泉穴,起针即愈,被称为“活神仙”。

    民国29年(1940),杨配伍到固镇专设寿人医室,正式开诊。他以针灸为主,以膏、丹、丸、散等药物,精心为人治病。
  杨配伍用飞经走气之法治疗牙痛病尤为灵验。他为患者针刺合谷穴而酸感至曲池穴,再捻针通肩颙穴,最后捻针达牙根,疼痛顿止。一些惊风患者经西医用青霉素或链霉素治疗后,体温降至正常或偏低时,面色苍白,令人惊恐。杨配伍接诊后先用暖药,使其至次日即升至38.5℃,再用凉药清之,往往出汗而愈。对久治无效的胃脘痛患者,他常以十枣汤为散剂(每服一钱),治愈者甚多。其中有位妇女服药后又吐又泻,以致气息奄奄,众医惊骇。杨配伍笑曰:“无妨,大病非瞑眩不治嘛!”遂补用面浆一碗,患者顷刻苏醒,待吐出10余粒玻璃球似的粘状物后即康复,10余年未复发。固镇铁业社工人杨永泰患黄疸病,杨配伍取茵陈蒿4两,浸水适度,用高粱杆做成的方格隔置于他的太阳穴上方约半寸,再上置大艾柱,灸了三壮,至其出汗为止;然后让患者将那茵陈蒿与艾灰用开水冲服,两剂即愈(适应于春、夏、秋季节)。
  杨配伍情绪诙谐,喜爱书法棋艺,乐于交友、助人。在固镇,他与中医师曹见龙、西医师孟质卿齐名,被称为“医界三友”。1952年,杨配伍响应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号召,参加联合诊所,后在固镇区医院、灵璧县医院、石湖公社医院担任针灸医师。他编写的《杂病验方》(200余条)已传给门徒,而《寿人医案》却于“文化大革命”中被“造反派”抄去,至今下落不明。
  杜朝杰
  杜朝杰(1896~1982),今任桥区任桥乡桥东村人,回民乡老。自幼随父做小生意,后因生活困难,当了国民党的兵。不久即回家,仍做小生意。
  民国27年(1938)5月,本地被日军沦陷,他积极参加抗日活动。民国34年(1945),日伪军妄图进驻任桥集清真寺,他发动回民群众,迅速拆毁了寺内6间讲堂,粉碎了敌人建立据点、扫荡抗日军民的阴谋。
  建国后,杜朝杰响应人民政府的号召,积极参加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农业合作化等运动,先后当选为宿县工商联合会代表、宿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副主席、宿县第一届和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79年12月,任固镇县政协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徐荫堂
  徐荫堂(1898~1951),原名徐邦樾,字荫堂,今城关镇西圩村人。出身于封建地主家庭,自幼读书。民国8年(1919),从上海南方大学毕业返乡,在地方派系斗争中很快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
  民国22年(1933),徐荫堂出任固镇区联保主任。民国27年(1938)5月日军侵占固镇后,很快就任第三任维持会长,次年又升任伪固镇区长。民国29年(1940),他把约100人的自卫警备队扩编为1000余人的固镇自卫团,次年冬又统编为汪伪暂编十五师五十九团。民国32年(1943)该团移驻孙疃集(今属濉溪县)后,他又收编各路土匪武装成立1000余人的固镇地方自卫团和保安队。他重用地痞流氓,其侄徐家祜(便衣队长)和徐家祚(花花太岁)、族侄徐家春,是人人切齿的“固镇三只虎”。他注意发展经济,表面上使日军铁蹄下的固镇出现了畸形繁荣,实际上为日伪政务、军务和私囊开拓了财源;秉承北平日伪特务机关“洪济善堂”的意旨,强迫百姓种植两万亩罂粟,并从全区每亩土地上敲诈了10两烟土捐;霸占固镇完小二三百亩学田,用其小部分收入开办固镇初级中学以遮人耳目。暗地里,他用搜刮来的民脂民膏抢购土地,使原有两顷余地的徐家一跃成为拥有30顷地的暴发户。
  徐荫堂本来不把共产党、新四军放在眼里,当固镇周围变成抗日的游击战场时,他索性撕下“仁政”的伪装,公开强化法西斯统治:派伪军配合日军在津浦铁路沿线设置据点、岗哨;实行保甲连坐,建立自下而上的情报网;乞求日军配合伪军攻打新四军根据地。他也曾间接地表示不与新四军为敌,但仍肆无忌惮地镇压抗日军民,是到宿县盛圩子屠杀新四军宿东游击支队参议李文宗等18位志士的帮凶。民国33年(1944)7月,他转身投靠伪淮海省长郝鹏举,登上了“独立混成旅”少将旅长的宝座;未几,其五十九团却被八路军和新四军大败而归。次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前夕,新四军包围了灵璧县城,他乞求即将投降的日军出动两个分队,配合其1000余名伪军驰援,使在沱河集打援的新四军某部一营和地方军民蒙受较大损失,郝鹏举部被改编为国民政府六路军后,他更以“国军”自命不凡,两次把劝其弃暗投明的新四军代表拒之门外。 

    民国35年(1946)春,徐荫堂的独立混成旅于江苏新沂县炮车被围歼,他只身逃往上海。1951年3月被人民公安机关捕回,次月于固镇公审枪决。
  孟质卿
  孟质卿(1900~1986),原名孟宪义,字质卿,城北区唐南乡马圩村孟坝子人。
  
  民国2年(1913),孟质卿应募去山西省某煤矿当工人,只因年龄太小,便改到当地一家教会医院做杂工。两年后入教会学校读书,继而进护士学校学习西医,毕业后又回教会医院担任护士、护士长等工作。民国15年(1926),参加冯玉祥部队,任中尉医官。民国18年(1929)返回家乡,先在稿沟集开设本地首家西医诊所,不久迁至固镇,取名民生诊所。
  当时本地流行黑热病(俗称痞块病),中医疗效又慢,病人只得到怀远县教会所办的民望医院求助西医,重者须手术切脾,且有生命危险。孟质卿广为宣传西医针剂良方,两周即可治愈,从而吸引患者,初步取得人们对他的信服。再加上黄存鄂、李润甫相继开办西药药房,终于开创了西医救死扶伤的良好局面。
  孟质卿的医疗技术,初以外科为主,如外伤缝合、深部脓肿切除等手术均可施行;后改以内科为主,尤其对各种传染病的早期诊断,颇有见地。有一病人高热畏寒,精神迷惘,胸部出现玫瑰疹,被孟质卿确诊为炭疽病(兽疔)。病家不信,转往蚌埠得以证实,可惜为时已晚,未几即殁。
  民国31年(1942),孟质卿主动与黄存鄂、李润甫联合成立固镇痞块诊疗所;民国33年(1944)又争取社会各界资助,扩建为固镇痞块医院。此时,孟质卿对痞块病的治疗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用汽水式福尔马林液进行滴血试验,诊断准确又少用时间;接着以酒石酸锑钾制剂注射,再用三价锑制剂注射,然后因人施药。孟质卿把病人分为轻、重、危重等3种类型:对轻者以治本为主,连续施药,规定注射16支针剂为一疗程;对重者标本兼治,主药总量不减,时间延长;对危重者先治标后治本,主药少量多次,总量增加10%。另外,对复发或重新感染的病人,主药总量增加20%,l个月后再加强注射三五支针剂。如果病人半年不愈,再实行免费治疗。由于他的治疗方案严谨,负责到底,病人多能及时康复,而且兼防早期并发症。
  民国34年(1945)秋,灵璧县国民政府迁入固镇,将痞块医院改为县卫生院,孟、李、黄仍各自经营西医诊所和药房。
  民国36年(1947)春,400余名灾民露宿固镇街头,致使回归热病蔓延,时有死亡。孟质卿一面呼吁社会各界出资抢救,一面联合社会知名人士发起募捐活动,为灾民免费治疗和防疫,解决了燃眉之急。夏,霍乱病流行,本地既缺乏诊断的技术力量,又缺少治疗的药品和器械。他联络各界同仁,组织药械,并示范诊断、操作技术,拟定治疗方案,救人无数。秋,伤寒病流行。他提出“早期治疗”的口号,在无特效药品的情况下,采取药物治疗与饮食治疗相结合的措施,收到显著效果。
  在固镇,孟质卿与中医师曹见龙、针灸师杨配伍齐名,被称为“医界三友”。他思想开朗,乐善好施,热心公益。1950年浍河泛滥成灾。他徒步考察了固镇至五河城的水情,书面提出“浍河易泛,丰山所阻;解决水患,必须切岭”的意见,受到治淮委员会的赞赏。1952年,他响应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号召,积极组织联合诊所,并带头下基层,先后在官庄、陆湖、稿沟等地医疗单位工作。
  “文化大革命”中,孟质卿遭到极左派的批判斗争。他对子女说:“个人受点冤屈不要紧,但对共产党的真心不能变。” 
   

民国37年(1948)3月,联共中央批准了徐介藩回国的申请,他偕同苏籍夫人和3个女儿回到阔别20余年的祖国,首先在中共中央东北局(驻哈尔滨)编译局任《毛泽东选集》俄文总编辑,转为中共正式党员,并由李立三证明,党龄从民国15年(1926)2月算起。民国38年(1949)2月,调任中长铁路驻沈阳办事处副处长和中共东北局直属党委委员、副书记、书记。6月,随刘少奇为首的中共中央代表团赴苏联访问,后与王稼祥等留在莫斯科接收国民政府大使馆并筹建新中国大使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大使馆一级参赞,并办理了退出苏联国籍的手续。1950年2月,其妻马尔多夫斯卡患癌症逝世,3个女儿也只得托付其外婆家收养。6月,被派往苏联赤塔筹建中国总领事馆,任总领事兼中共支部书记。
  1951年4月,徐介藩奉调回国,随即派往朝鲜,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办公室主任,积极协助彭德怀司令员处理军机事务,并参加朝鲜开城谈判,与朝鲜人民一道跟美帝国主义和李承晚集团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1952年11月回国,徐介藩被派到哈尔滨协助陈赓院长筹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任装甲工程系主任。他艰苦朴素,严于律己,坚持住在没有水暖设备的两间仅24平方米的背阴平房里,而拒绝搬往高级住宅。此间,中央军委曾议定他调任北京航空学院院长,但他酷爱军工工作,谢绝前往。1955年开始实行军衔制,初经陈赓签署“拟授少将军衔”,但因名额限制,后授大校军衔。次年与张梅(原名刘希敏)结婚。徐介藩坚持原则,刚直不阿。1958年春夏间的反教条主义运动中,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谭政大将,带领一支庞大的工作组来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在学院第一次党代表大会上,谭政批评学院执行的教育路线是根本错误的。徐介藩当即发表不同意见说:“根据哈军工毕业生的使用单位反映:‘该院毕业生政治上、业务上都是好的,技术也是过得硬的,为各军兵种建设做出了贡献。’为什么根本错误的教育路线却能培养出合格的毕业生?”徐介藩从不吃资历深的老本,刻苦钻研业务知识,是学院老同志中知识化、专业化的典型。他在苏联专家的真诚帮助下,领导全系师生员工艰苦创业,努力奋斗,终于研制成功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水陆两用坦克,为解放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1959年,在极左思想影响下的庐山会议批判了国防部长彭德怀元帅的“万言书”。当他看过“万言书”的原文后说:“我看彭老总没有错。”
  1960年8月,徐介藩被调往西安负责筹建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任主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他认为学院应以技术课为主,政治课不能安排太多,因而被扣上重技术、轻政治的大帽子。当组织上提升比他年纪轻、资历浅的副院长沙风为院长时,他表现了宽广的胸怀,豁达大度,完全服从组织决定,全力支持和尊重沙风的工作,1961年,徐介藩晋升为少将军衔,1965年离职休养。
  “文化大革命”中,林彪、陈伯达、康生一伙以所谓“苏修特嫌”罪名,于1968年4月将徐介藩关押在京郊通县,进行“隔离审查”。直到1971年9月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才解除监禁。1975年12月5日,中共中央专案审查小组第三办公室对他做出了解除审查结论。1979年3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为他作出了平反决定,恢复名誉。1981年,享受正军级待遇。1982年,享受副兵团级待遇。他曾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徐介藩的意志是刚强的,但他那年老多病的躯体并未能承受住林彪、“四人帮”的残酷折磨,终于酿成了脑血栓后遗症,逝世于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单俊卿
  单俊卿(1902~1951),原名单钦仕,俗称单三(排行第三),今湖沟区瓦疃乡十里村香山人。
  单三出身于地主家庭,上过私塾和高级小学。民国21年(1932),他到苏北国民党军阀白宝山、孙传芳的暂编第一师当兵。民国24年(1935)到汉口入国民党鄂豫皖保安团干部训练班及安庆社训队受训9个月后,任国民党宿县湖沟区队副。民国27年(1938)升任区队长;不久改任国民党怀远县游击支队梅凫石部大队长,次年任国民党宿南游击区队长。民国29年(1940)初,任宿县保安独立一团团长,自办枪支修械所。秋,任伪淮海省“剿匪”第三支队司令(少将衔),拥有3个团和1个卫士大队约3700余人的兵力,诈称5000人马。次年,他将修械所扩建为造枪厂,可以制造轻机枪、捷克式步枪、手榴弹等,尤以轻机枪性能良好,受到侵占蚌埠的日军警务段头子小松原的赞赏。至日军投降时为止,仅轻机枪就生产约200挺。于此同时,单三在湖沟集筑起双重圩子,挖起双重壕沟,外围是用圆木建成的约一平方公里的木城,城周是布满地雷的警戒区;民国23年(1944),又自办发电厂,以供造枪厂和在木城上架设电网使用,把湖沟集搞成了以他为土皇帝的独立王国。他诱捕并勒死中共蚌埠工委书记张漫萍,杀害中共地下工作人员宋佩芳、王永典等,假“私通八路”之名杀死居民刘文德而霸占其妻,并枪杀无辜群众200余人,拆毁民房800余间,抢劫和勒索老百姓财产不计其数。

    为了团结抗日,新四军多次争取他,他让其二哥、伪营长单硕卿出面答应:愿提前为我军传送日军扫荡情报,为日军开路扫荡时,他的伪军只朝天放枪,不打新四军。因而,一度保持中立。
  民国34年(1945)日军投降后,单三在伪徐州绥靖主任郝鹏举部任独立师师长。10月10日夜,单三所部在宿县符离集一带被解放军击垮两个团,他仓皇逃至徐州将残部编为一个团,自任团长。次年秋,又被我军歼灭于东陇海线的赵墩车站,单三只身潜逃南京。民国37年(1948),单三返回宿县组织还乡团,进行反攻倒算。失败后,潜往南京匿居。
  1950年2月,单三因贩卖烟土数百两,被南京公安机关查捕。押回原籍后,被宿县人民法院以杀人犯判处死刑,1951年春在湖沟集被公审枪决。
  徐殿臣
  徐殿臣(?~1958),原名徐邦禄,字殿臣,今石湖区后马场乡徐祠村前马场圩子人。清光绪年间生于破落地主家庭,喜爱习武骑马,18岁考入河北保定军官学校。民国初年,任国民革命军柏文蔚部副团长。讨伐袁世凯失利后回乡,先任灵璧县第三区团防局长,1年后又被新任县长慕名委以警备大队长。时灵北一带灾荒严重,“土匪”蜂起,徐殿臣率部前往清剿,刚到尹集就根据密报抓获两名衣衫褴褛、面黄饥瘦的“土匪”。亲自审问后,他方知所谓土匪乃是为了活命而抢劫富户粮食的灾民,便于次日释放了他们。为此引起轩然大波,遭到富户们的强烈反对,并纷纷控告。徐殿臣挺身而出,向县长直陈原委,并要求开仓放粮救济灾民,以弭“匪患”;但无济于事,遂愤然辞职。
  民国31年(1942)初,中共抗日民主政权泗五灵凤县县长徐崇富委派化名徐家生的苏振生(后叛变)前往徐家,建立马场地下联络站。6月,徐殿臣应邀参加苏皖边区人民代表大会。为方便地下联络工作的开展,他以同族的身份请伪区长徐荫堂的四弟协助,到固镇开办新成贸易公司。在与边区秘密开展商业贸易的过程中,他把许多急需的军用物品送到新四军手中。
  1951年土地改革时,徐殿臣因在划为地主分子前夕出卖农具,又因在民国26年(1937)以封建族规制造了一起人命案,被五河县人民法院判处五年徒刑。不久,因其年逾70,行动不便,被提前释放回家,由地方管制。1988年,我县人民法院根据其遗属申诉,经过认真复查,并念其在建国前为革命做过有益工作,遂撤销原判。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5523012664 传真:15523012664 邮箱:627527792#qq.com
地址:重庆市秀山县 邮编:409900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