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历史 > 垓下古迹简介

垓下古迹简介

关键词:历史 古迹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固镇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guzhen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1381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垓下古迹简介

 

  霸王城

  霸王城位于濠城街北,是一古代土城,四周环水,紧临沱河(洨水)。土城呈长方形,南北长约00米,东西宽近300米,总面积近10000多平方米。城墙原为土筑,高耸陡峭,在抗日战争中被推平,现城墙仍高于四周地表1.米左右。

  此城原为洨城,是汉吕后之侄洨侯吕产的封国之都。因其前身为垓下聚,楚汉之争的最后决战就发生在这里,是千古闻名的古战场。相传,项羽每到一地,便命士兵用战袍兜土筑城,每人一兜即成。后来,人们为了纪念项羽,便历代相沿,把此城叫做“霸王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这里曾设过“霸王城大队”,九十年代设过垓下村。

  霸王城内,到处是残砖断瓦,皆为秦汉时物。城内及附近还出土大量的古文物,如弩机、箭头、钱币和大量的青铜器、陶器等。

  虞姬湾

  虞姬湾在濠城街东一公里许,紧临沱河,为一方圆数百亩的低洼湾地,这里过去常年积水,遍生芦苇,雁栖鹭隐。现虽已垦为农田,但每到发水季节,仍是一片汪洋,蔚为壮观。“虞湾夕照”为濠城古十景之一。

  相传,霸王驻军垓下,虞姬很喜欢这里的景色,觉得与其家乡虞溪(今江苏沐阳县颜集镇虞溪村)相似,常常流连忘返。后人敬重虞姬的刚烈慷慨,就把这里称作“虞姬湾”。有诗云:“虞姬刚烈昭天下,湾得姬名岂偶然!今古佳人多似鲫,谁如此女美名传?”

  虞姬浣发池

  在霸王城内,相传是当年项羽中军大帐的旁边,有一面积近千平方米的圆形池塘,就是虞姬浣发池。

  项羽兵退垓下,手下尚有十万兵马,欲在此凭借地利人和,与刘邦大军作最后的决战。他中军大帐旁的池塘,水清如镜,虞姬经常叫人取水浣发,沐后十分清爽。后人为了纪念虞姬,就以此名之。

  浣发池水面不大,水深仅尺许,但常年不竭,大旱季节仍是清水盈盈,人们认为是沾了虞姬的灵气所致。

  榆抱桑

  在虞姬浣发池的西岸,有一棵榆树和一棵桑树长在一起,作相拥状,人们称为“榆抱桑”,又叫连理树。

  传说,当年项羽在霸王城内,兵势不振,昼战遇“十面埋伏”,夜守闻“四面楚歌”,无可奈何。重情的虞姬挥剑自刎,后来这里长出了一棵榆树,人们说是虞姬的化身;而项羽命人把虞姬自刎的利剑埋在自刎之处,后来就长出了一棵桑树。奇怪的是,这两棵树如同一根所发,宛若天成。随着时光的流逝,每一代老的榆树和桑树凋残后,又会在原地长出新的榆树和桑树,遂成奇观。

  陈咸墓

  陈咸墓在今濠城街南高地。《宿州志》载:“汉尚书陈咸墓在州东南八十里故洨乾隆初土坍,见石门,有汉篆曰:陈公咸墓”。

  陈咸,字子康,西汉末年洨县人。成帝时,因精于律令被任为尚书。王莽辅政后,陈咸不附权势,辞官归里。后又多次拒绝高官厚禄,并叫三个儿子一同辞官,在家专心整理律令文书,直至病死后葬于家乡。

  陈咸生性仁恕,经常告诫子孙:“为人议法,当依于轻,虽有百金之利,慎无与人重比”。其祖孙五代,皆在朝为官,有“一门三尚书”之誉。曾孙陈宠忠于职守,秉公执法,嫉恶如仇,亦任尚书,后任司徒。他撰写的《辞讼比》经朝廷批准,颁行天下。其子陈忠有乃父风,“明习法律”,“务在宽详”,为人谦和,待下以礼,屡得擢拔,官任尚书,后迁任尚书令。陈宠死后亦归葬于家乡,其墓在今湖沟镇,俗称“凤凰古堆”。《宿州志》载:“汉司徒陈宠墓在阳城故址南”。

  张良吹箫台

  在霸王城西南约2华里许,有一座张良吹萧台。这里过去地扼泗县通固镇的官道,两侧陡峭高峻,如山对峙,面积数千平方米,又叫夹山口。后因兴修水利和平整土地,现只略高于地表米许,但遗址犹存。

  传说项羽被困垓下,张良妙用攻心之计,编了数段歌词,叫人以楚音吟唱,形成“四面楚歌”之势,使楚军人心涣散。而他自己则乘坐特制的风筝,升入半空,以洞箫吹奏楚地歌曲,使楚军疑为天神下降,纷纷溃逃。这就是“张良吹萧散楚兵”的由来,后人把他升空的高台称作“吹箫台”。“夹山箫韵”为垓下古十景之一。

  撒金桥

  撒金桥,扼南京至北京的官道要冲,在霸王城西南约200米处,为一石桥。“撒金晓月”为垓下古十景之一。

  相传古时濠城有一张姓客商去濠梁(今凤阳县临淮关)做生意,一店主托其带信到濠城集北许家大楼。张某告知该地只有许慎著书台,并无人家居住。答曰:“尔天黑时去,大呼三声便知”。于是张某回家后,遵嘱往访。至其地,果然一片楼台殿阁,灯火辉煌。张某面见主人,交上信件,主人十分感激,殷勤接待。张某观其宅陈设豪华,古色古香,如入仙境。临别时,主人送给张某一小袋豆子,以示谢意。张某出门后,心想此物有何稀奇,便随手撒落,遇一低洼积水处,豆尽乃止。次日天明,张某方悟主人所送之豆绝非凡物,翻袋细视,尚余一粒却是金豆。张某遂将此豆出售,又贴补家产,于豆尽处修一石桥,以方便行人,并名曰“撒金”。

  霸王乌骓马

  霸王乌骓马为一大型石雕,位于霸王城内原项羽的中军大帐处。此马长4米,高2米,重约10吨,奋蹄振鬃,似欲腾空而起,颇有神韵。

  《项羽本纪》载:项王“有马名骓,常骑之”。在其败退乌江时,亭长撑船待渡。项王曰:“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

  传说乌江亭长接过乌骓马,上了小船,向江心驶去。驶出不远,乌骓马便长嘶一声,挣脱缰绳,向着滚滚波涛,纵身而入,直到没顶。可见乌骓马不仅是一匹宝马,更是一匹义马。

  马鞍桥

  马鞍桥在霸王城东南约00米处,为一单孔石桥。传说楚军退至垓下,兵少食尽,被汉军团团围住。项羽出战,被韩信施“十面埋伏”之计,大败而归。回营途中,人困马乏,盔甲不整,遇一水沟,项羽纵马跃过,却将马鞍甩下。后面追兵渐近,项羽只得快马加鞭,驰回营中。后来人们为了纪念项羽,就在此处修了一座石桥,并以”马鞍“名之。

稿件来源:固镇新闻网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5523012664 传真:15523012664 邮箱:627527792#qq.com
地址:重庆市秀山县 邮编:409900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